中国奶粉抢购潮:种牛价格暴涨,本土乳业陷入瓶颈
Share
中国奶粉抢购潮持续升级!种牛价格暴涨,本土乳业陷入瓶颈
近年来,中国奶粉市场掀起了“进口热”,不仅是奶粉抢手,甚至出现了抢牛大战的现象。大量进口种公牛被引入大陆,单只种公牛价格从600美元飙升至2500美元,依然炙手可热。
这一状况源于2008年中国毒奶事件给公众带来的深刻阴影。此事件导致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失去信心,进口奶粉和种牛成为大陆市场的新宠。尽管价格高昂,但大陆仍然在积极抢购澳洲的种公牛。
据了解,2003年以来,一些内蒙古牧场尝试使用国产冻精配种,结果却导致奶牛产量大幅下降,引发了“奶牛退化”危机。这更加深了民众对本土奶源的担忧。为了确保生产高品质奶制品,很多大型乳企如伊利集团选择进口奶牛和冻精,在自家牧场养殖母牛。
然而,中国乳业并非一帆风顺。 除了“种牛危机”之外,人才缺口、成本上升等问题也困扰着本土乳业发展。统计显示,大陆畜牧业高端人才每年缺口超过70%。很多大学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去商场工作,不愿从事牧场养殖行业。
与此同时,4成以上中国乳品加工企业面临经营亏损,这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、企业压级压价甚至拒收导致的本土奶源过剩现象所致。
专家指出,进口种牛并非长远之计,要解决中国乳业发展危机,需要提倡适度规模养殖,才能确保乳业永续发展。